哲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卷首语&#1

皎月半洒花

2021-07-09 23:59:12

Personal

# [哲学胡扯] 哲学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卷首语) 对于这类文章的主要内容,其实标题已经展现的一览无遗了,这也决定了这必然是一系列的文章。 更严谨一些,我是想阐明哲学到底会给我的生活带来什么**现象** 。 **现象**的定义,有我当前所知,「场域中各种存在是如何显现自身」似乎是一个比较不错的定义。但是只有更进一步的阐释才会揭露所谓「现象」的本质内涵:是人对场域种不同存在的**感知和体验**。换句话说,只有可被人感知到的存在才会引发现象。现象是主观和客观的结合体。而这也决定了这类文章必然会随着我的认知的逐渐丰富而丰实。 十分惭愧,迄今为止我对哲学的认知仅停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小部分(即科学社会主义),以及当今部分国家地区的社会主义政党秉持的政治理念(即民主社会主义),以及资本论的部分内容。所以近一段时间的文章可能都是基于以上几点的探讨。 当然,以上算是哲学的分支。对于哲学本身而言,我也在进行一定程度的研究。什么是哲学本身呢?受限于知识,我无法做出一个比较到位的定义。按照高中课本来讲,哲学是「世界观」+「方法论」,这其实不算是定义,应该算是对「哲学」的解构。而在《中国哲学简史》中,冯友兰先生似乎更倾向于亚里士多德的说法,即哲学是“思想思想”,即是对思想的反思,是一种一直在反思的思想。 或者来讲,某某主义,某某论,都只是我们认识、结构、重建外部世界的世界观的武器。而哲学思想的运用、哲学逻辑的思辨,则是对内影响我们自己的判断。这两者格局上应该是一样的。比如说条形磁铁带来的磁感线分布,条形磁铁内部的磁感线数目和外部是一样的,只是外部分布广,内部分布窄而已。所以,我其实是想阐明,对内的反思和对外的认知同等重要。 因此,这类文章会出现两种内容: 1.学习哲学让我如何地更好了解世界? 2.学习哲学对我的思考方式有何改变? 以上大概就是关于文章内容的概述。而对于文章形式,我个人不希望是长篇大论。个人更希望是以一个论题一个论题的区块化结构。这样似乎更有趣一点。 # [哲学胡扯] 哲学会给我们带来什么(#1) ## Topic 1 哲学本身该如何研究 其实说实话,在毕业之前我一直认为的哲学和现在市面上骗读者的哲学是一样的。大概就是那种「是个富含哲学寓意的小故事」,然后每个小故事基本上是以一些动物的寓言形式,或者是「老僧教导小僧去做什么事,小僧听或不听反正最后都是老僧是正确的并且老僧趁机教育了小僧一顿」的故事结构。最后告诉你的道理无非就是要坚韧、要诚实之类的,或者引到投资学上(?)。但这些都不是哲学。充其量就是心灵鸡汤而已。 那,真正的哲学该如何研究呢?似乎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规范。中国古代的诸子百家其实都是哲学家,他们都拥有不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是他们对哲学的研究并不是成系统的。孔子的哲学,例如「述而不作」、「忠恕之道」体现在《论语》中的一问一答里;老子的哲学更是迷幻,《道德经》全篇没有多少字,但是却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庄子则是偏好用物象来描述哲学思想。 但是我个人更偏好于马克思研究哲学问题的方式。或者说,马克思当时其实并不只是在研究哲学,他也在研究政治学、经济学并试着去归纳其中的规律。所以你会从马克思的著作中发现,它会尝试着用严谨的推理过程去推导出哲学的规律,推导出一个较为普适的答案,并尝试使这个答案可以引导经济和政治的风向。 许久之前,我一直认为哲学的答案完全在于「怎么想」,比如说一对数学式子的推理过程,中间某一步我非要认为 $1+1=3$ ,这就可以算是我的生活哲学(雾)。也即我曾认为哲学既然是自己看世界的方式,就不需要遵从公约化逻辑。但马克思研究哲学的方式是十分严谨的。具体可以参考《资本论》,从给出定义到论述关系再到推导结果,逻辑上可以说是十分连贯优美。所以我发现,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可以科学地领导我们走向未来,原因之一便是这个理论是由最符合这个世界实际的逻辑推理得到,并经过了实践的反复检验。正确的理论一定是建立正确的理论上的丰碑。 但更重要的应当是启示。合乎逻辑的哲学才应是我们推崇的哲学范式。而只有学会科学、富有逻辑地认知世界,才能科学、富有逻辑地认知自己。 ## Topic 2 如何细致地思考 其实之前,我个人认为,我的思考也已经算是比较细致了。我可以注意到别人隐藏的情感,可以从一小点事情中体会出澎湃的感情。也即周遭的事物在我眼里都可以是浪漫的化身。 听起来很笨蛋?其实还是挺有用的。因为我认为其『浪漫』,本质上也是在对周遭的事情「赋予意义」。比如我们经常会抱怨「xxx 似乎没有什么意义」,但其实意义来源于现象,即来源于我们对于客观存在的体验。所以事情的主观意义,理应是我们主观赋予的。所以这至少可以让我更深入地感受生活。 但只做到这一点还不够。一个和我同届的外省 Oier 强者 L 也拥有这种「细致」,但是经过很长时间的观察之后,我开始发现我和他的不同:我的细致是「融入」,而他的细致则是「抽离」。 比如,一块海绵放在这里,如何感知其完整的结构?非“细致”者,可能是捏一捏,看一看罢了。一种方法,即我的方法,是化作不浸润的液体流进海绵的每个孔道,通过「融入」的方式进行体验;而另一种方法,即 L 的方法,则是把自己与这个海绵完全脱离,把海绵的三维结构平展开,从一旁静静地审视,通过「抽离」的方式体验。不难看出,融入更与人的感性挂钩,而抽离更与人的理性挂钩。这两者各自有不同适合存在的语境,也更多与人的性格相关。 所以到底「该如何细致的思考」呢?我只能说,全面些会更好。 ## Topic 3 《共产党宣言》带来了什么 然而自己并没有读过很多遍《宣言》…所以其实也只是浅尝辄止。 《宣言》主体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阐释了资产阶级的产生、发展以及其必然衰亡的基本原理,并且论述了无产阶级、资本、资产阶级与工业发展的关系。第二部分则通过立驳结合的方式论述了共产党的性质、目标以及与无产阶级的关系。第三部分则分析了当时社会下不同论调的社会主义并指出其不足。最后则是阐明了「共产党理应团结一切积极的革命力量」的主题,算是对日后工作的指导。 《宣言》似乎起了个「宣言」的名字,但实际上其中真正喊口号式的摇旗呐喊只有最后一两段,占整部《宣言》的非常小的一部分。而《宣言》的本质,则更像是一篇论文,其中更多的是从现象中阐释本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充说明。 让我们先回顾一下《宣言》创作的缘由:共产主义事业的推行需要阶级斗争,阶级斗争需要武装革命,武装革命互换政党,政党需要纲领。而《宣言》即是党纲。所以比起「宣言」,似乎「党纲」更适合作为标题? 但其实并不是这样。首先作为《宣言》,其本质是马恩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高度浓缩,譬如第一部分,就是浓缩了半部《资本论》的内容作为基础论据。为什么要这么全面详实呢?这其实在第一个 Topic 中回答过了,即科学的哲学才会有带来科学的引导。但同时也要考虑《宣言》的受众群体:工人、农民…普遍的文化程度不高。而作为头一号的宣传材料,《宣言》必须要以让无产阶级都能明白、具有一定的宣传效力且科学严谨的方式向无产阶级传递科学社会主义的观念。因此,「宣言」即比「纲领」更动人,而你会发现整篇《宣言》也并不是用完全严谨的语言叙述,而是通过背后流畅的脉络串联起一个又一个星罗棋布的论据进行论述。 因此,如果你想简单的了解科学社会主义,《宣言》便是一个非常全面而友好的选择。并且如果你之前只是简单地了解资本主义社会,《宣言》中雄辩的论证绝对会让你感到耳目一新。 ## Topic 4 我所追求的"广阔" 我是一个一直热衷于追求“广阔”的人。我会幻想自己掌握了和风合为一体的力量,风会带我遍览世界各地的广阔风光。曾经站在奥赛楼四楼门口、望着西面不断下沉的夕阳的我,觉得学校是个囚笼,觉得这个城市是个囚笼。我想飞到一个广阔而无人烟的地方,远离这些纷扰。 换句话说,以前我认为的“广阔”都仅仅是和“狭隘”相对,而现在发现原来“真正的广阔”是和“广阔”本身相对。 以前我认为把自己的梦想放飞在云上夕阳、月前花影,放飞在更广阔的景色和梦想是“广阔”,而现在我发现在广阔中的千千万万层才是广阔。换句话说,以前我认为一栋雄伟美丽的建筑广阔,广阔在具有美好的外表和美好的象征义(可以说是精神),而现在我发现真正的广阔在这栋楼从上至下的每一层、每一户、每个人,他们用细微组成了广阔。「真正的广阔」和「广阔」相矛盾,反而和「狭隘」是统一的。是狭隘组成了真正的广阔。 以上的「世界观」得出的「方法论」便是我希望我拥有广阔的人生,并不一定要寄托在拥抱绮丽的风景和高远的梦想上——这两者固然好,但是真正的广阔应该和他们是lies within的关系。大江万顷,但作无波之声;发掘狭隘,其实就是在发掘广阔。 感觉说的十分抽象…实在不行可以理解为“安心过好每一天”(倒)。 ## Topic 5 检验科社学没学好的小彩蛋 一个问题,什么让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这个问题或可归约到下面的问题上:什么是历史进程的决定性因素? 〈以下是一些对马哲没深入理解的答案,它们可能都在尝试用马哲解释,但都不对〉 1. “因为随着社会发展人们人文素养提高,社会趋向和谐,不再有阶级矛盾(即原因是人会自我提升人文修养、弃异趋同)” 2. “因为社会经济不断发展,随着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按需分配成为可能,所以不再存在阶级矛盾(即原因是生产力的变革)” 3. “因为人权观念的不断强化,之后或会诞生被公认的「不被剥削权」,使整个社会不再存在剥削与被剥削,消除了社会矛盾(即原因是道德观念的逐步深入人心)” 4. “因为生产水平不断上升,届时人人平等不存在集权,人人劳动自由(即原因是自由平等深入人心的结果)” 5. “因为届时物质极大丰富,推动公民素养提高(即原因是物质丰富导致人们不再为物质而倾轧)” 其中 1. 错误的原因是,这是现象而不是原因; 2. 错误的原因是,这过于片面;马克思强调的是“生产”而不是“生产力”,即不是单一地强调经济因素; 3. 错误的原因是,这基本上是胡扯。因为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跟道德无关,反而道德则是历史发展的结果之一,属于因果倒置; 4. 错误的原因是,这是典型空想来的结果,并不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真正预期——什么意思呢?大概就是说共产主义社会致力于「消除剥削,实现按需分配,劳动为第一需要」,但是这不代表「人人劳动自由」和「不存在权威」;自由永远是相对的,毕竟人所处的国家与社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5. 看起来是比 1 有进步,但其实是理解错误。因为“按需分配”并不是“按每个人的全部需求分配物质”,而是“将需求作为分配要素参与分配”。换句话说共产主义社会并不是物质绝对充盈的。 其中 2 可能是比较常见的错误。 所以真正的原因是什么?要紧抓科社的基本原理: > 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历史才能得到说明**。 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两点:首先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并不单纯指生产力。 具体可以看到马恩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经谈到过,「生产」其实是三种含义的聚合: 1. 生产和再生产。即和经济挂钩的,表示人类从事创造社会财富的活动和过程。其中生产可以理解为**创造价值**,再生产更接近于**赋予价值**。这其中包括物质和精神。 2. 人口的生产。即人的繁衍。 3. **社会关系**的生产。换句话说就是人类在不断地生产着新的社会关系,从「奴隶主 and 奴隶」到「封建主 and 农民」。 其中比较容易忽略的就是第三种含义。考虑人在生产和交换价值的过程中会通过交往形成生产关系,所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看起来十分合理。 但是要注意生产社会关系并不是只靠价值生产,**阶级斗争**也会产生新的生产关系。比如说从奴隶制跨越到封建制的标志是**秦朝的建立**。那么在战国时期,促进新的封建社会关系成立的因素一方面是农具、耕作技术的革新,另一方面也在国家之间的战争中、国家内部的政治斗争中存在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阶级斗争,斗争的结果便是将奴隶制改良为了封建制。所以**阶级斗争**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 回归正题。上文中引用中的强调重点还用另一环,即「生产」产生的一系列 “上层建筑”才是历史变革的动因和现象。 所以上面那 5 种说法都是严格来讲不对的。 这其实也算是科社里面比较基本的一个理论了,可能会让我们看世界更立体一些吧。